兩頭雌性麋鹿近日從上海動物園搬遷至上海最北面的崇明新村鄉(xiāng),與2020年底來到這里的一公一母兩頭麋鹿會合。這是上海開展麋鹿極小種群恢復與野放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上海是野生麋鹿最后滅絕地之一,為保護、擴大麋鹿種群,新村鄉(xiāng)將建立總面積21萬余平方米的麋鹿棲息地,劃分為麋鹿棲息區(qū)、麋田(輪牧)區(qū)、隔離區(qū)、水源涵養(yǎng)區(qū)和科普宣教區(qū)五大主要功能區(qū)。棲息地不僅為麋鹿種群提供日常飲食、活動、繁衍及接受檢查和治療的場所,還為市民提供了解濕地、生態(tài)、麋鹿的科普知識,觀察麋鹿生活狀態(tài)、了解其習性。
麋鹿曾有雙叉種、藍田種、晉南種、臺灣種和達氏種5個種群,現(xiàn)僅存達氏種。截至2020年底,全國麋鹿數(shù)量超8000只,野生麋鹿數(shù)量2855只。